今年61岁的陈伯伯,在5年前被诊断为帕金森病,近日在我院接受了立体定向手术后,右侧手脚不再抖动,陈伯伯及家属对效果非常满意。
陈伯伯在5年前无诱因开始出现四肢静止性震颤症状,右侧重于左侧,走路也开始感觉无力,走的很慢。在当地医院看诊后,被诊断为:帕金森。由于当时症状比较轻,就没有接受治疗。
熊铁农主任解析:
以往的观点是诊断为帕金森后,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,等到影响生活质量时才开始吃药。但是现在的观点不一样了,强调及早治疗,及早达到效果。
这是因为现在的神经病理学研究以及影像学检查发现,帕金森病早期,患者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神经系统病变,即多巴胺神经细胞损伤甚至死亡。而且在疾病的早期,这种病变的速度进展得非常快,这也就意味着疾病早期的发展速度很快。所以要尽可能及早治疗,延缓疾病发展的速度。
结果病情发展到第2年,抖动已经严重影响到陈伯伯的日常生活了,他在家人的陪同下再次前往当地医院就诊。这次是必须要服药了,鉴于陈伯伯的抖动程度比较严重,医生建议陈伯伯每天需要服用多巴丝肼片等四种药物。刚开始服药后会在1个小时左右起效,大概维持3个小时左右就需要再次服药才能控制抖动。
陈伯伯这次不敢大意,严格按照医嘱服了3年的药物后,可帕金森非但没有减轻,抖动和僵直的症状还在逐日加重,今年以来,陈伯伯面部表情减少,四肢更加无力、震颤明显,转身困难、走路拖步,就连反应力和计算能力都有明显的减退。
熊铁农主任解析:
帕金森患者一般在服药3~5年后,药效开始下降,逐渐会出现运动并发症。这是因为帕金森本是就一个病情逐渐进展的慢性病,就像年龄大了走路越来越不好一样,所以即使患者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吃药,随着疾病的进展,症状也可能加重。
为求进一步治疗,陈伯伯儿子在多方比较后,带着陈伯伯前来我院就诊。经神经内科主任苗幸伟、神经外科主任熊铁农联合会诊后,建议陈伯伯手术治疗。
征得家人同意后,熊铁农主任为陈伯伯施行了“左侧立体定向脑深部核团毁损术”,通过手术消除了陈伯伯右侧肢体的抖动、缓解了肢体僵硬无力的症状。